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癌。
虽然卵巢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明确,但下列因素均属于高危因素: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年龄,未生育,高脂饮食,长期服用促排卵药物等。
初潮前及绝经后,妇女有卵巢性肿物,应考虑为肿瘤;月经不规律者,应时刻警惕卵巢是否有病变;育龄妇女有附件囊性肿块,应随时警惕;有妇科疾病者,在治疗时,也应警惕卵巢是否有病变。
信号的早期识别;
早期卵巢恶性肿瘤常无症状,部分患者可通过妇科检查发现。
后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肿和腹水,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侵犯邻近器官的程度;组织学类型;是否有并发症。
一、压迫症状:因肿瘤增大或侵犯邻近组织而引起的压迫。
播散和转移症状:因种植腹膜所致的腹水,肠道转移所致消化道症状等。
三、内分泌症状:因某些卵巢肿瘤分泌雌激素、睾酮等而引起的性早熟、雄性化、闭经、月经失调、绝经后出血等。
急腹症症状:因肿瘤破裂,肿块扭转等引起。
哪些是最危险的?
卵巢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包括婴儿在内的任何年龄段。不同年龄阶段有相应的主要组织学类型。
恶性肿瘤多发生在20岁以下女性,而上皮性肿瘤多发生在50岁以上女性。最常见的卵巢癌年龄组为60~64岁。
环境因素是卵巢癌发生的主要因素,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卵巢癌发病率上升,而工业化的物理化学产品可能是主要致癌物。
一些学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卵巢上皮癌的侵袭性随着妇女怀孕的次数而变化。从来没有母乳喂养的妇女患卵巢癌的风险是18个月以上母乳喂养的1.5倍。
如何防止癌症呢?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卵巢恶性肿瘤吗?
回答是不。但也可避免一些高风险因素,如慎用药物,避免频繁接触致癌环境和食物等;学龄生育,哺乳;劳逸结合,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初潮在12岁之前,未生育过,或在30岁之前生育过的妇女,患卵巢癌的风险将增加。
重庆御和堂老中医石毓斌教授建议广大女性朋友每年至少做一次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