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

重庆中医肿瘤医师教老人应该如何有效的预防结肠癌

快速问诊肿瘤病医师与你一对一交流

  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 (CRC) 仍然是发病率很高的癌症之一,也是死亡率很高的癌症之一。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2018年约有180万新发CRC病例和90万人死亡,约占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的十分之一。

  考虑到老年人患 CRC 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预防相关风险显得很有必要。近几十年来,发现几种非癌症药物在预防 CRC 方面具有潜在益处。褪黑激素是一种天然的吲哚化合物,主要由人类和哺乳动物的松果体分泌,调节昼夜节律。

  临床上,褪黑激素用于短期治疗失眠,例如倒时差或轮班工作。由于发现昼夜节律紊乱是癌症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褪黑激素在癌症预防和癌症辅助治疗方面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作为大部分患者是老年群体的直肠癌,真的可以降低风险吗?

  事实上,褪黑素是治疗生物钟紊乱的而非治疗失眠的药物。长期服用褪黑素会带来较多的副作用,有些保健品中褪黑素含量通常偏高,而人体并不需要如此之多的褪黑素,褪黑素摄入过量会损伤肝肾。

  那么老人究竟如何正确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1、结直肠癌筛查

  筛查是在症状出现之前进行的癌症检查。结直肠筛查通常可以发现结肠或直肠上的息肉,这些息肉可以在它们转变为癌症之前切除。另外,这些检查还可以尽早发现结肠癌或直肠癌,这个时候接受治疗更有可能成功。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从45岁开始对一般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大家可以与医生沟通应该什么时候开始筛查,以及哪种筛查方式更加合适。

  2、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健康的饮食,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可以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另外,少吃红肉(牛肉、猪肉或羊肉)以及加工肉类(热狗和午餐肉),这些肉类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

  3、定期锻炼

  美国华盛顿大学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坚持运动可降低结肠癌死亡的风险。

  研究人员对15万男性和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对比了这些人1982~1997年的活动情况,并与这些人在1998~2005年被诊断出的结肠癌患者人数以及1998~2006年因结肠癌死亡的人数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坚持运动10年以上的人结肠癌死亡率更低.

  如果你不经常运动,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可能更高,多运动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重庆中医肿瘤医师教老人应该如何有效的预防结肠癌

  4、控制体重

  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的—项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加年轻女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研究人员回顾了 85256名女性的22年健康记录.这些女性年龄从25岁到42岁不等,她们一开始并无癌症。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健康饮食、多运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体重。

  5、戒烟

  相比于不吸烟的人,长期吸烟的人更有可能患结直肠癌。根据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会随着吸烟而增加。

  吸烟增加结直肠癌风险,且与吸烟时间和吸烟强度呈剂量依赖性,从而为戒烟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极大地增加了通过MSI途径发生的结直肠癌的风险,其特征是MSI、CIMP和BRAF突变。所以想要健康,你必须戒烟。

  6、限制酒精摄入

  饮酒与更高的结直肠癌风险有关,美国癌症学会建议男性每天不超过2杯,女性每天不超过1杯。一杯酒量相当于12盎司的啤酒(约355毫升)、5盎司的葡萄酒(约148毫升)或1.5盎司的烈酒(约44毫升)。

  中医在预防肿瘤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1、针对良性增生,肿瘤标志物升高等,防病于未然,预防疾病的发生;

  2、肿瘤术后患者,中药提高免疫功能,预防复发和转移;

  3、中药减轻患者术后放、化疗毒副反应;

  4、增强放、化疗治疗效果;

  5、晚期肿瘤患者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

  6、结合靶向药物多靶点全方位控制肿瘤进展,延长靶向药耐药期限,长期带瘤生存。

    【温馨提示】: 上面就是关于肿瘤疾病的信息.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咨询在线医师,医师会为你做出解答的,祝你身体健康!

重庆网友热门关注问题——当前关注量:5829次

  1. 那么中医为癌症做出了哪些作用呢

    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查看更多>>

  2. 处在“人间烟火”中的重庆御和堂中

    在重庆,三五好友,或红汤或鸳鸯,很多烦恼在火锅的谈笑风生···查看更多>>

  3. 中医如何看待肺纤维化?

    1.目前肺纤维化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国内外都在探···查看更多>>

  4. 如何辨证治疗胆囊炎?听听中医罗登

    重庆御和堂老中医石毓斌院长说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查看更多>>

网上预约 便捷就医 优先就诊 节省时间

在线咨询

返回首页

电话咨询